东莞市宜泽模具有限公司 东莞市宜泽模具有限公司

中文
中文
English
菜单

首页 > 关于宜泽 > 宜泽资讯 > 医疗模具行业知识 > 医疗注塑模具加工思路深度解析(下)

医疗注塑模具加工思路深度解析(下)

  1. 分型面注意事项

    • 后模分型面应基于两个产品合并后的形态来确定,确保分型准确;

    • 前模分型面则只需考虑单个产品,避免使用合并后的产品分型面,以简化加工过程。

  1. 公差控制

    • 前后法兰的公差设定为负0.05mm,两法兰间距公差为正负0.02mm;

    • 顶棍与顶棍孔的间隙单边为0.1mm,确保顶出顺畅;

    • 前后模导套导柱的中心距公差为正负0.01mm,保证模具的精准对位;

    • 模框四边和深度均需加公差,特别是框深公差为负0.02mm,以防止后模旋转180度后因高低不一致而产生批锋。

  1. 模胚加工基准

    • 若模胚已在模胚厂加工完成,本厂在加工唧嘴和顶棍孔时,应以4个导柱导套孔的间距中心为基准,避免偏差过大导致模具卡死。

    • 订模胚时需注明为双色模胚,确保四个导柱导套和框对称,后模旋转180度后能与前模完美匹配。

  1. 后模旋转双色模具简化

    • 两个前模芯相同,一边注塑硬胶后旋转180度(注意产品稳定不掉落,浇口自动分离),再注塑软胶;

    • 硬胶侧无需布置顶针,仅软胶侧布置即可;

    • 缩水处理需谨慎,根据软硬胶的相互缠绕情况合理放置缩水。

  1. 双色模具的直炮筒与90度炮筒组合

    • 一套模具的双色模具可采用直炮筒和90度炮筒射胶,无需旋转,仅需一个模芯;

    • 软胶与硬胶的分离依靠行位封胶实现。

  1. 模腔与模仁设计

    • 模腔的两个外形不同,分别成型一种产品;

    • 模仁的两个外形则完全相同,便于加工和替换。

  1. 模具吻合度检查

    • 模具的前、后模以中心旋转180°后必须吻合,设计时必须进行此检查。

  1. 顶针孔布局

    • 顶针孔位置需合理布局,最小间隔210mm;

    • 大型模具需适当增加顶棍孔数量;

    • 模具中需设计加长顶针,长出模胚底板约150mm,以适应注塑机的顶出需求。

  1. 后模底板设计

    • 后模底板上必须设计2个定位圈,确保模具在注塑机上的稳定定位。

  2. 前模面板厚度要求

    • 前模面板加A板的总厚度不得少于170mm,需参考注塑机的相关参数进行设计。

    医疗模具设计

  3. 第二次注塑模腔设计

    • 设计第二次注塑的模腔时,需考虑避免擦伤第一次成型好的产品胶位;

    • 需谨慎思考每一处封胶位的强度,防止塑胶在大的注塑压力下变形导致批锋产生。

    1. 产品尺寸控制

      • 第一次注塑成型的产品尺寸可略大,以便第二次成型时与另一个模腔压得更紧,达到封胶效果。

    1. 滑块复位问题

      • 在A、B板合模前,需确保前模滑块不会先复位而压坏产品;

      • 若存在此问题,需设计使A、B板先合模,然后前模滑块才能复位。

    1. 运水布置

      • 两模腔和模仁的运水布置应充分、平衡且一致,确保冷却效果均匀。

    1. 注塑顺序

      • 99%的情况下,应先注塑产品的硬胶部分,再注塑软胶部分,以避免软胶易变形的问题。

    1. 第二次注塑影响

      • 需注意第二次注塑时塑胶的流动是否会冲击第一次成型好的产品胶位,导致其变形;

      • 若存在此可能,需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综上所述,医疗注塑模具的加工过程需注重细节,从分型面、公差控制到模具设计与加工细节,每一环节都需精心策划与执行,以确保模具的精度与稳定性,满足医疗产品的严格要求。

    标签
    相关资讯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靖海东路62号
    Copyright © 2024 东莞市宜泽模具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53066号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靖海东路62号
    Copyright © 2024 东莞市宜泽模具有限公司
    网站声明 | 隐私说明 | 粤ICP备20053066号
    网站地图 | 技术支持:汇卓网络